追梦之旅

2021-05-11 23:28 来源: 刘吉阔

追梦之旅——自序

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对语文有天生的亲切感。仿佛前世结下的文学之缘。无论拼音,造句,阅读,背诵,都能稳拿班级第一。

记得小学二年级,有天感冒未上学。第二天同桌女同学告诉我,昨天一个造句,全班同学都未答上来。班主任刘大莲老师说:“如果刘吉阔在,这个造句肯定难不倒他”。

上三年级时,夏天从未上过午睡。每到午睡时间,四年级班主任高金宏老师,就安排我去办公室替他批改四年级的语文作业。

四、五年级,班主任刘繁明老师,让我当副班长兼学习委员。每次的全校师生大会上,都让我代表班级上主席台发言。

迷恋上小说,是从三年级开始的。记得十岁那年的一个星期天,怀揣着从奶奶那里谎称交学费,几次骗来的两块五毛钱。徒步踏上了去安庄书店的路(孙伯乡没有书店)。

顺着沙土公路一路向东,单程二十五华里,一口气扎进了路南的新华书店。兜里的钱,满打满算也就够买两本中篇、或一部长篇。为把钱花在刀印上,前后向店员要了十五六本书。

为节省时间,每本书只看《内容提要》和目录,这样等于是看完了一本书。用两本书的钱,看了十几本书,太划算了。以至于厚着脸皮,在女店员的训斥声中,匆匆选了两本了断。

记得其中一本《碧空雄鹰》,是志愿军飞行员在朝鲜战场上与敌军浴血较量的故事。当时,是一个炎热的夏天,不吃不喝大半天,往返五十里路。用“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四、五年级,就和别人交换着读完了《红旗渠》、《地道战》、《烈火金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十几本大部头小说。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我的语文和作文成绩有了极大提高。

七年级时,班主任是雷明贵老师。在一次年终统考语文得了八十一分,全级部(三个班)第一名后。每天晚自习放学,都让我写两篇周记。回家十分钟,两篇一气呵成。无需更改错别字、标点符号。晨读前,如期交给老师。一个学期下来,写作速度突飞猛进。

高中时的语文班主任是孙庆伦老师,我的每篇作文都从老师那抑仰顿挫的口中流淌出一至四班的范文。东墙黑板报上的周记,更是一篇不拉。

毕业前,参加了一次《中国青年报》举行的华东六省一市作文比赛。一篇《刑场上的婚礼-读后感》获得了三等奖。离校那天,孙老师(后来的校长)走到我面前,反复叮嘱:“以后不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了写作”。

一晃四十年,这句话,如犹在耳。毕业后,由于受家庭条件所限,没有了复读机会。家中长子的顶梁柱,结结实实的扛在了肩上。

干过村建筑队会计,代理过公办老师。看着落后的家乡和更加贫困的家庭,家是不能呆下去了。走出去,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未来。就这样,把文学梦深深地埋藏心底,怀揣“造富神话”,踏上了寻找“小康”路的征程。

在“远方的诗和梦想”的感招下,近四十年的打拼。终于功成身退。“不忘初心”,是该到了圆文学梦的时候了。

三年前,由市交运集团董事长吉运弟引荐,有幸结识了诗人孙其昌市长,市作协张晨义主席。在他俩的指引和精心培养下,踏入文学门坎,正式走上了诗歌创作之路。

开始学写古体诗,在市级刊物上发表了四百多首诗。

一天,在张主席一句“诗歌的未来是新诗”的提示下,就把主要精力转移到现代诗上。期间,在各类网站及纸刊上发表现代诗七百多首。

第一部诗集即将面世,是我从近两千首诗中调选出来的。望诸位老师、同仁、诗歌爱好者批评指正,进一步提高我的文学素养,写出更高质量更加脍炙人口的诗篇。

以“只管耕耘,莫问前程”的心态,以“小车不倒只管推的”毅力,追逐远方的诗和梦想,直至永远,抵达彼岸。

——2021年5月11日

现代诗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