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神
这是农事中经典的记忆
养牲的家禽六畜
在一口土灶上长成全家的未来
自给自足的岁月
灶台寄托一家的希望
在那口煮食六畜的土灶口
香纸果品一应俱全
香纸依次排列于其它灶口
燃香,烧纸钱,鸣鞭炮
袅袅香纸烟迎接灶神巡查
所有激动的心此刻静默
巡查的时间在一柱香中完毕
再点一柱恭送灶神
所有祭祀物品归位
未来在烟雾中飘成长长的祝福
在年脚,在煤气液化灶前
在都市的书台上
我写上一段农村的往事
在记忆里盛开成一朵美丽的花
净房屋
农事在此刻被暂停
所有的房间,堂屋
大人小孩各司其职
每一把扫帚清除的是过去
每一把扫帚迎来的是幸福
是安康,是心有所想
是所有的霉运在不停的挥动中
长成来年的大吉大利
最隆重的是火楼堂的打扫
晚饭后决不能超过凌晨的时间
短扫把长扫帚全部上阵
每一块板壁每一根横梁
一尘不染锃亮有光
净屋的任务在地面的清扫中完成
一切的不如意燃烧成飘远的烟雾
然后是我们的沐浴,更衣
安康在焕然一新中降临
打糍粑
从腊月二十五六开始
糯米饭的清香不断在村道上飘扬
一烝烝蒸熟的糯米饭
倒在粑槽中,左邻右舍
在相互帮忙的耙锤下
被年的力量锤得延绵
糯米饭被锤成黏糯的一团
一双双灵巧的手
将滚团的黏糯分成滚圆的糍粑
小孩子那幸福的嘴
最先尝试那未成形的年味
一个个成形的糍粑
被雕刻好的盘版
涂上鲜艳的羊红
盖上一个幸福的图案
生活便在图案中悄然盛开
修年猪
年猪是农村父母所有的期待
这份期待延续到所有游子的归来
仿佛年猪的叫唤就是父母的笑声
一家团圆时就是修年猪的时刻
每一颗在外奔波的心
此刻在父母的脸上舒成幸福的笑脸
热水,操刀,修毛……
每一个父亲的动作总那么熟练
修好的年猪总是要过秤
那斤两是父母一年成就的骄傲
是期待一年的牵挂和想念的结晶
那斤两是幸福和快乐的重量
年猪是那份等待的牵挂舒展成的微笑
是父母双眼里圆圆满满的家
写春联
那些年月
印刷的春联尚未到达农村
一张小的四方桌
一只碗代替砚台
春联和神龛上的吉语
在这小小的桌上
被浸软好的毛笔写就
几个堂弟将红纸拿到我家
裁好,按要求折就
倒墨,横竖撇捺
幸福和来年的期盼
在红纸上开成艳丽的愿望
等待爆竹声响一切成真
祭祖桥
相传每一个生命
都有一座祖桥对应
我们是被祖桥上送过来的子孙
年末是祭祀祖桥的时间
是感谢祖桥给予自己的生长
这个日期,一份糍粑香纸刀头
在桥头的土地公前袅袅绽放
每一座祖桥都是大青石造就
横架在溪河上边
丈把长两尺宽
我们不得而知石板从哪来
也不知先祖们搬运的方式
一座桥的造就时间
可能一月几月甚至几年
它是故乡涉河过溪的方便
是先祖改造自然的见证
我们祭祀祖桥
其实就是纪念祖先留下的勤劳
我们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一份感恩
祭列宗
我们伫立在
每一个最亲的土堆边
在大年三十的白天
年猪的头和尾巴
摆放在土堆的碑前
一份思念以这样的方式
在轻飘的香纸烟气中表达
交代所有的吉祥和期盼
用膝盖释放无尽的怀想
土堆依然默默无语
我们用鞭炮在土堆旁交代
碑前的蜡烛燃放闪亮的光
每一位祖先
必定能从亮光中找到生前的家
然后我们反复呼唤
跟着我,不要错路
回家过年勒
于是山谷响起回音
跟着我,不要错路
回家过年勒过年勒
年临
那时候在乡村
没有烟花
小鞭炮是我们的最爱
三十的夜晚尚未来临
白天还在雪地上来回
辞旧的炮声次第响起
年已到家门口
神龛上的香和蜡
已闪起迎接的亮光
一切就绪
两声大炮仗
辞去一年的颓废
一串连续的鞭炮声
彻底将年迎进家中
我们在烟雾中寻找年的踪影
只有炉膛上的火锅
在热气腾腾中
围绕桌边的鱼肉荤菜
在几杯醇香的米酒中
飘动着团圆的欢乐
守年
我们几个伙伴
今晚你家明晚他家
当守年的轮流确定
就静静等待夜晚来临
我们一晚又一晚
始终看不到年的踪影
我们守得头昏眼胀
守得哈欠连连
守得鼾声此起彼伏
然后几个调皮的
用锅烟灰
在熟睡的伙伴脸上
将年画成一只只黑色的猫
第一盏茶
那时候没有自来水
饮用的水都是从井边所取
我们在除夕的夜晚
等待新年的第一缕亮光
就急匆匆从家中
手执祈愿的香纸赴井边
祈求一份净水到家长煮茶
供奉列祖列宗,完毕
新年的爆竹次第响起
据传,谁家先响的爆竹
吉祥和幸福就会先顾
不大一会
新年的晨光在炮声中亮起
每一份祈愿越来越热烈
新年陆续走进每家每户
每一个人,净手,作揖
幸福在轰烈的期盼中盛放
(作者:潘启和2023-01-20发于现代诗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