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幼孝老,中华美德
作者:流河
课文原文:小鸟小,大鸟衔食来,给小鸟吃。小鸟大了,大鸟老了,小鸟衔食来,给大鸟吃。——选自民国时期小学生课本。
父母养小,子女养老。如果说,代代传承的亲情,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东西,大概没有谁会反对。
或许还不应该从孩子出生时算起,做父母的其实从知道怀孕开始,就已经在心里种下了最无私的爱。做孩子的不知道的是,为了一个期待中的小生命诞生,准爸爸准妈妈们可谓是事事小心,事事盘算,容不得半点马虎,只为保孩子周全。
那个时候,准父母的心里都装着蜜糖,走路都带风。准妈妈会经历身体的变化,身材的走样,呕吐恶心,饮食遇到障碍,走路也只能慢慢踱步。即使这样,大部分的准妈妈们还有挺着个大肚子工作,干活,一个月要做几次产检,很多美食不能吃了……
而准爸爸们呢?此时心里有了许多美好的向往,为了让即将诞生的家庭成员得到最好的呵护,他们起早摸黑,拼命工作,准备奶粉钱,准备孩子出生后要用到的各种婴幼儿用品,还要陪准妈妈产检。忙完一天,他们就会贴着准妈妈的肚子,试听孩子的心跳,隔着肚皮做胎教,他们唱歌,他们讲故事……这过程艰难,却充满了美好。
孩子出生后,第一声啼哭,第一次吃奶,第一次微笑,第一次发出喊声,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叫爸爸。孩子一点一点长大,从牙牙学语到学会走路,从自己穿衣服到去幼儿园,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
孩子慢慢学会了独立思考,孩子慢慢有了自己的朋友圈。父母的皱纹增多了,母亲变得焦虑了,父亲变得沉默了,然后就是岁月压弯了父母的腰。
孩子长大了,父母却老了。虽说谁都知道亲情是割不断的血脉,但孩子的世界越来越大了,孩子的时间也越来越稀缺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古人的诗句,多少只是陈述了事实,但读懂这首诗的人,如果只有内心的思索而没有实际的行动,那和一块被太阳晒热的石头,又有什么区别?
亲幼孝老,在大部分人的一生中,终究还是爱孩子有余,而孝父母不足。 那就抽出一部分自己的时间,抽出一部分自己的情感,抽出一部分实实在在的行动,多陪一陪父母,多关心关心父母,让他们知道,你有多爱他们。
相关典故:
【孟母三迁】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子路借米】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黄香温席】东汉的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帮父亲暖被窝,敬孝父母。
【岳母刺字】民族英雄岳飞的母亲在岳飞背上刺上了“尽忠报国”四个字。历史上岳飞的背上确实刺有尽忠报国。
相关名言:
1、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2、母亲的心灵是子女的课堂。——比彻
3、没有比巴格达城更美丽,没有比母亲更可信赖。——伊拉克谚语
4、儿女抱在身,方知父母恩。——老挝谚语
5、明月绝不怀疑星空,珊瑚永远笃信大海。——流河
6、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7、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关于流河国文小讲堂】作为一位父亲,一直想做一个传承文化的小栏目,一方面可以讲给孩子听,在实实在在地的陪伴中让孩子在德行、修为和文化底蕴方面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也想通过这样的形式,给那些没有时间整理内容,在实际的育儿过程中又缺乏素材的家长们,哪怕影响了几个孩子,也就有了现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