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以前,我们在城里还没有定居。一家三口生活在一个距县城30多里的小村子里。那时的农村还是比较热闹,不像现在都是“空心村”。大部分人都在家务农,只有农闲时才会去外出打工。
我村没有直通的班车,最近的站点也有三四里地的距离,交通十分不便。村里有一个小卖部,是一个未出五福的单身二爷开的。前些年二爷去世了,因为无儿无女无人继承产业,小卖部也关门了。和邻近的村共用一个小卖部,东西贵贱不说,种类也不全。赶集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大势所趋。
那时我们周边有三个集市,距离都十里左右,集日分别是三六九、二五八、一四七,只有逢十没有集。也就是说,只有有空,几乎天天去赶集。不过距离有些远,汽车全村也没有一两辆,就连摩托车也不是家家有,就算有,有的大件买了也带不回来。那时不像现在送货上门,大件也要靠自己运。所以驴车成了赶集的主要交通工具,有货拉货,没货拉人。
那时候人们提起赶集就像走亲一样非常重视,一定要穿上干净衣服,不一定是新的,但一定要整洁,否则穿出去容易让人笑话。男的一定要剃须,女的要梳头简单打扮一下。一切准备好了,开始出发了。
到了大集,真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商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看看这个想买,看看那个也不错,不过摸摸有些干瘪的钱包,强烈的购买欲望一下子淡了好多。最有意思是买酒。各种粮食酒几乎应有尽有,卖酒的吹嘘的天花乱坠唾星四飞,让买酒的人无所适从,不知买那种酒才好。为了促销,卖酒的人都会让买酒的人尝尝,一圈尝下来喝的都有点晕乎乎的,最后草草一买了之。
集上各种食品蔬菜水果也很齐全,尤其是各种水果非常新鲜,看了就会勾起食欲。卖衣服的也很多,价格也不贵,只是档次比较低。在农村平常穿够用了,重要场合或平常上班穿就不行了。那时候走在集市上,满眼都是新鲜感,路过的都是一片繁荣景象,人们的脸上写满了幸福感和满足感。
如今搬进县城二十年了,大集也从城里搬到七八里地的城外,大集也从我的记忆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雨后春笋般的大小超市和铺天盖地路边小摊。
老家那边父母都不在了,过去热闹的小村子越来越安静了,据说常住人口也就七八十人了。赶集的驴车早已被私家车代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了。虽然集市还在,但再也找不回当年的感觉。赶集不再是购物唯一的选择,赶集只是一次普通的出行,仅此而已。
(作者:姚子利2023-07-11发于现代诗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