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中国邮政发行TP《大庆油田》特种邮资明信片一套,共4枚,分别是1、钢铁1205钻井队;2、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5亿吨;2、大庆油田发现井----松基三井;4、大庆油田碳中和园。这套邮资明信片勾起了我的一段记忆。
大庆油田是世界上为数不多是特大型陆相砂岩油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处于哈尔滨、齐齐哈尔之间。油田南北长140千米,东西宽70千米,总面积5470千米。2023年3月26日,大庆油田正式对外宣布,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5亿吨。这套明信片的发行,正是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时刻。
五湖四海十三路,会战齐聚萨尔图。1959年9月26日我国东北松辽平原一个叫大同的小镇附近,从一口名为“松基三井”的油井里喷射出的黑色油流,改写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为了开发这个大油田,中央集举国之力,来自全国各地的4万多名职工聚集于此,50多部钻机,5万多吨钢材设备迅速在萨尔图地区滨州铁路两侧广阔的草原上集结,一场气壮山河的夺油会战即将打响。1960年4月29日上午10点整,油田大会战万人誓师大会在萨尔图召开,各探区和会战总部的一万多人参加大会。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作大会战动员报告,总结了备战阶段取得的成绩,提出了大会战的任务,介绍了铁人王进喜的事迹,并号召向铁人学习。会战指挥部总指挥康世恩代表石油工业部党组和会战指挥部宣布“大会战的第一个战役正式开始”。正是在誓师大会上,铁人王进喜充满激情地喊出了“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誓言。万人誓师,打响了石油大会战的发令枪。从此,大庆迈着坚实的脚步,走向了辉煌。
大庆是我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毛主席就发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鼓舞了一代中国工人。我作为一名大型国企的工会干部,对大庆油田一直是心驰神往。1998年我调任一家药企黑龙江市场部经理,到任不久就去了大庆,除了做市场,另一个目的就是要亲身感受一下铁人精神、大庆精神。我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大庆油田的角角落落,包括四县五区,11个采油厂,3个钻井公司,两个炼油厂,两个热电厂,石化乙烯,黑石化,以及许多大大小小的企事业单位,就连那些当年参加过大会战的老职工都说我比他们还熟悉大庆油田。
在大庆我认识了许多老会战,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令人惊喜的是还有几位来自我的老家湖北郧阳和出生地陕西汉中的石油师的老兵。1952年8月1日,陕南军区19军57师近8000名官兵,在陕西汉中的北校场,接受中央军委的命令,转为中国石油工程第一师,投身到了共和国的石油建设事业。从此他们转战祖国大江南北,从茫茫戈壁到盐碱荒滩,从青藏高原到渤海之滨,“八一”红星闪过之处,石油就汩汩而出。他们为石油工业实现一次次突破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这几位老兵就是当年油田大会战时从玉门油矿转战而来的。
这套明信片中其中有一枚是“钢铁1205钻井队”,这是一支闻名天下、战功赫赫的英雄钻井队,为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做出过突出贡献。这支钻井队多次创造钻探进度的世界记录,截止2022年底,累计进尺300多万米,相当于钻透了40多座珠穆朗玛峰。1205钻井队,1953年9月组建于玉门油矿。大庆油田开发时从玉门转战大庆。这支“钢铁钻井队”先后走出了王进喜、李新民两代“铁人”,他们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我作为一个写作者,曾经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到位于八百垧的钻进二公司,想采访一下1205钻井队,可惜的是他们去外地作业,未能如愿。
还有一枚“大庆油田发现井----松基三井”。松基三井即松辽平原第三口基准井,位于大同区高台子镇西部,当年就是这口井喷出工业油流,由此发现了大庆油田。为纪念这一历史时刻,最初在井侧建了一座“松基三井定钻喷油纪念碑”。1986年该碑被定为黑龙江省重点保护单位。1999年重修后改称为“松基三井纪念地”。新纪念碑落成不久,我专程去了一次。新碑设在一个高o.9米的平台上,东边是当年“松基三井”所用的大罗马型采油树,采油树西侧是一个用30吨重不规则六面体天然花岗岩建造的“松基三井”纪念碑,寓意在大庆油田发现30周年时所建。碑形似卧虎,正面向东,象征我国石油工业如东方红日蓬勃向上。碑体正面阴刻“大庆油田发现井----松基三井”,背面阴刻松基三井打井过程的碑文,两侧阴刻油砂体示意图及庆祝的灯笼和井口喷发的油花。碑体坐落在两层浆砌花岗岩条碑座上,上层碑座北高南低,下层碑座平面近似椭圆形,平面上镶嵌着小卵石,寓意大庆石油工人艰苦奋斗,坚韧不拔,敢于战胜任何困难的气质和性格。下层碑座正面和背面各镶一块大理石碑,上面刻有一些为发现大庆油田作出了贡献的科学工作者的名字。
我如今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离开大庆油田已经二十多年了,但是许多美好的东西都留在了那里,以至于一生都不会忘记。有机会,还想回去走一走,看一看,我想油田一定比以前更加美丽,更有活力。
(作者:赵亚勇2023-12-28发于现代诗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