饽饽与饽饽状元
赵亚勇
饽饽是我国北方的一种食品,是用粘米制作而成,其颜色金黄,有粘性,味香可口。实际上,饽饽在不同的地区和历史时期,可指代不同的面食。过去满族人就将面食统称为“饽饽”,北京人把糕点馒头一类的食品都叫做“饽饽”,比如正月十五的元宵、五月端午的粽子、八月十五的月饼、九月的花糕等等。湘赣边界的赣语系方言地区也有将鸡蛋叫做“饽饽”的。这体现了该词在不同地域和文化中的多样性。
饽饽这个词语源于中国的北方,尤其是满族和蒙古族的语言。在这些地区,饽饽是用于统称各种面食的。饽饽的主要原材料除了粘米,还有糜子、粘高粱等杂粮,这些材料经过加工后,可以制作成各种不同的面食。
饽饽可以是蒸的、烙的、烤的,或煮的,形态和口味多样,比如馒头、烙饼、糕点、点心等。在历史上,饽饽也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香饽饽是个流行极广的网络热词,通常用来比喻受欢迎的人或物,类似于“抢手货”。例如在工作中,某个职位如果待遇优厚、发展前景好,就会被大家视为“香饽饽”,众多求职者都会竞相争夺。在某些场合下,也可以用来形容非常热门或者备受关注的事务。比如一部电影如果大卖、口碑极佳,就可以称之为影坛上的“香饽饽”。再比如一款新推出的产品,在市场上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销量节节攀升,这时也可以用“香饽饽”来形容它的受欢迎之高。不过“香饽饽”这个词虽然现在热度很高,它却出自于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第六十回,袭人说:“他奶奶病了,他又成了香饽饽了,都抢不到手了。”由此可见,清朝人们已经在用这个词了。
关于“饽饽”有许多趣闻,流传最广的是“饽饽状元”。李蟠是清朝康熙年间丁丑科的状元,此人家在农村,特别能吃,尤其爱吃饽饽,长得五大三粗,不像个读书人。他虽然脑子算不上聪明,但却极其勤奋用功。有一年,李蟠进京赶考。由于先天条件不好,他的脑子反应慢,写字也不快,所以考试用的时间比别人长很多,他知道自己的“短板”,生怕没有考完就饿得撑不住了。于是带了36个饽饽(馒头)上了考场。无奈天黑时,别人都交了考卷,李蟠还只写了一半,更糟糕的是,饽饽已经吃完,而肚子又饿了,没办法,只好向监考官要饽饽吃。监考官看他可怜,便给了他几个饽饽,直到半夜李蟠才将文章写完交了卷。
真是吉人自有天相,李蟠因饽饽得以金榜题名且独占鳌头。康熙皇帝得知李蟠带饽饽应试的事情后,颇为赞赏,被他勤奋苦学的精神感动,专门调阅了他的试卷,觉得颇有文采,就御笔钦点李蟠为状元。这件事迅速在朝野传开了,这样原本第一名就被挤到了第二名,以此类推,榜眼姜宸英掉到了第三,成了探花,心里自然是不服,为此写了一首诗,表达不满:“望重彭城郡,名高进士科。仪容好绛勃,刀笔似萧何。木下还生子,虫边更出番。一般难学处,三十六饽饽”没想到,这首诗不胫而走,从此,李蟠的“饽饽状元”的名号就越传越响了。
(作者:赵亚勇2024-06-16发于现代诗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