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作人的《夜读抄》,其中提及一册近人所编《一岁货声》,有光绪丙午年(1906年)序,记录了一年中北京市上叫卖的各种词句与声音。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以前听到的许多吆喝声,将一些记忆从脑海深处唤醒。
十年前,北京有个老爷子叫臧鸿,被称为吆喝大王,曾经在130多部电影、电视剧中扮演小贩并为叫卖配音,让人印象深刻。臧鸿九岁当报童,以后又做过小买卖,吆喝那是他的看家本领,他会170多种吆喝声,几乎囊括了北京城里所有的叫卖声。我在影视作品中听到过他的吆喝声,我小时候在北京姥爷家居住过一段时间,也听到过各种叫卖声,和这位臧老爷子的声调,简直一模一样。我记得最清楚的吆喝声是《电影《两个小八路》中那个敌人密探化装的货郎,只见他摇着拨浪鼓,东张西望的察看着我军的布防,嘴里不停吆喝着:“纱线洋油小剪刀,香烟洋火桂花糖。”还有京剧《杜鹃山》里:“大雁山鸡,狐狸野鸭,金针木耳,萝卜生姜。”
最早镌刻在我记忆里的吆喝声,来自于我们汉中城里。记得一个修理石磨的老头,六十开外,年纪虽大,但声音洪亮,一嗓子:“錾手磨”可以传得很远,往往在这边听到了,人还在一百米外。父亲爱喝豆浆,所以我们家也有一个小手磨,隔一年半载就会请老头给錾一次。幺儿拐的浆水面非常有名,可以说是汉中的一张名片,根本用不着吆喝,天天吃货盈门。倒是面馆后面有个卖猪血的喊得特别起劲:“卖血卖血,一毛钱一大碟,五分钱一小碟。”生意也还可以。
面皮被称为“汉中料理”是本地最有名的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人爱吃,老少皆宜。上世纪七十年代粮食实行供给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指标,想吃面皮,须用家里的大米换。有个洋县人,是个瘸子,每天推着一辆板车,车上放着蒸好的面皮和几个装米的口袋。他每天走街串巷,一边推着板车,一边有节奏地喊着:“换、换,换面皮。”大家听到后,纷纷端着装着米的碗或盆来换面皮。对小孩子来说,最有吸引力的吆喝声无疑是卖“叮叮糖”的,小贩背着个背篓,一只手拿小钉锤,一手拿锄头形状的切刀,边敲边喊:“叮叮糖、叮叮糖。”听到他的叫卖声,孩子们便会蜂拥而至,拿着铜丝、铝丝、铁皮、牙膏皮、头发等等,和小贩换“叮叮糖”,没有钱,也没有东西的,只好添添嘴巴,把口水往肚子里咽。也有眼馋的孩子,大着胆子起哄:“叮叮糖,又不甜,哄了爷爷二分钱。”
看过京剧《红灯记》的一定记得第三场“粥棚脱险”,有一位磨刀人是地下党的接头人,他有一句吆喝声:“磨剪子来,戗菜刀!”让人难忘。过去,汉中城里也有一位磨刀师傅,他扛着一条宽板凳,上面固定着一块磨刀石,旁边挂着一个大号铁皮盒子,里面装着水,每天沿着街巷吆喝:“起刀磨剪子来,戗菜刀!”他是河南人,我奶奶也是,我很小的时候就会讲河南话。奶奶经常让这个人磨刀磨剪子,他一边干活,一边和奶奶叙乡情,我就用河南话模仿着他的腔调帮他喊:“起刀磨剪子来,戗菜刀!”。汉中城里还有一位卖冻疮药的城固人,每年冬天经常看到他骑着一辆自行车,到处吆喝:“冻疮药,冻疮药,手脚发痒裂口口。”我小时候爱玩水,手指头常常冻得像红萝卜,脚也冻得肿的穿不进去鞋,也买过他的冻疮药。
我在西后城住过好几年,这是汉中城里最大的菜市场,每天清晨附近的居民都是在各种各样的吆喝声中醒来的。现在搬到了江边,耳根子倒是清净了,不过总觉得少了什么。仔细一想,就是这吆喝声。
(作者:赵亚勇2024-11-25发于现代诗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