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的孩子
我在城里买了房。
父亲从他的棺材本里,给了我一笔钱。
拿去吧。
我说,我不要。
那是母亲采葛叶喂猪,卖猪的钱。是父亲上山采粽叶,编织成笤帚。是他砍了竹,编织成蔑器。把笤帚和蔑器背到镇上卖了,换来的钱。
父亲说,我留着也没啥用。帮你分担一点是一点。
我结婚了。
父母从乡下进城,给我们背来了五床新的棉被。
母亲说,这是家里今年春上新种的棉花,秋收过后请村里的匠人加工的。外面怕是买不到这么好的。
我摸着柔软的棉被上那两朵鲜艳的红心,
好像是母亲摘棉花刺破手指留下的一滴血。
我的儿子出生了。
父母从乡下进城,背来了土鸡,土鸭,刚刚熏好的猪蹄。
母亲在厨房炖了汤,亲手端给她的儿媳。
父亲呆不住,先回去了。
家里那头老牛,在牛栏伸着脖子,望着天边的垭口,等他的主人回来。
母亲住了一个月,也要回去。
我和妻尽力挽留。
母亲说,我在这里不习惯,你爹在家里一个人忙,吃不上热饭。
你们还是请个保姆吧。
母亲走了,我送她去车站。
回来的时候,妻子说,你看,这是妈留下的。
桌子上的一个不起眼的布包,那是我小时候上学,母亲给我缝制的书包。打开一看,里面全是100,50,10元,还有5元面额的钱。
起皱的纸币被她放在石磨下压的整整齐齐的。
原来她把雇请保姆的钱,留下了。
后来父亲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料理完他的后事,
我和妻子一起劝说,
妈,跟我们进城去吧!
母亲抱着那只黄色的掉了牙的老猫,
望着猪圈里胖乎乎的猪仔说,
它们喜欢吃后山坡上的葛叶。它们离不开我。
那是母亲每天精心饲喂,等孩子们回来过年的。
我们终究也没能把母亲接进城。
再后来,母亲也走了。
我将她葬在后山坡上。
父亲睡在哪里已经等她很久了。
这里满山的葛叶,以后再也没有人采了。
从那以后,
乡下的房子常年挂着锁。
在城市里生活的我呀,
成了没有家的孩子。
作者简介;秦昶丽 、男、土家族 ,1979年生。早年学业荒废,参军入伍,做过通讯员。职业经历;造船厂电焊工,石油公司调度员、文化演出公司剧务、电视台录音师、广告公司文案策划、房地产公司工程总监。先后在《解放军报》《武汉晨报》《湖北石油》《小小说》《京华时报》《西山文艺》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小说。无事禅坐定心,听风冥想观雨。与天地光阴对话,与草木情深相许。
(作者:秦昶丽2024-12-16发于现代诗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