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吉日,阿尔卑斯横空而驻》终于脱稿。搁笔之余,还想唠叨几句。
几乎没有犹豫,在紧张而艰辛的第三次阿尔卑斯采风工作结束(2019-10)之后,旋即进入文本撰写工作,没有停留,生怕昂奋的创作激情消散于闲逸的养怡。《历史吉日,阿尔卑斯横空而驻》是三次深入阿尔卑斯地区采风,历时四十多天,对该地区的人文风情、自然景色和旅游地理资源,做了详尽的调查研究后,花了近一年时间创作完稿,几经修改而成。
2018年春节,是在阿尔卑斯(Alps)山中度过的。琉森的晶莹湖水,给了创作的思想和灵犀。年夜饭后,出门望湖面点点星光灯火,冰雪在闪耀,安详的阿尔卑斯静静地躺于水中,与人间共度新春。突然间,想起阿尔卑斯山众多游览景点和户外运动,我们该如何选择。听说过拿破仑,听说过汉拔尼,听说过罗马帝国奥匈帝国拜占庭等,听说过欧洲的战火,但也听说过阿尔卑斯闻名世界的美誉。
阿尔卑斯历史中,汉拔尼在格里蒙隘口人仰马翻,狼狈地窜过阿尔卑斯,应证了神谕:过山者必朝下翻滚 / 筋骨抽除 / 所剩无几。
拿破仑羞怯地从圣伯纳山口穿过,没敢燃一缕战火。
无论罗马、奥匈或拜占庭都只在阿尔卑斯山麓游逛,没敢进山动其一根汗毛。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讲故事,什么“占山为王”,什么“落草为寇”,指的是土匪强盗。然而,阿尔卑斯自拿破仑之后没有受过战火浸染,也无“占山为王”的污名。正如诗句赞颂:Alps之圣洁 / 自汉尼拔拿破仑之后 / 永不让恶类染指! / Alps洁净山岭 / 不许留下污浊 / 不许留下野蛮与血腥。
后自索绪尔1786年指导登顶勃朗峰成功,茨达尔斯基1890年发明了适合阿尔卑斯山的高山滑雪技术,昭示阿尔卑斯优越的户外运动资源亟待开发利用,招致多类著名的现代户外运动在阿尔卑斯蓬勃兴起。这样,阿尔卑斯为世人属目,在世人面前横空而驻,让人们认识了户外运动爱好者蜂拥而至的旅游观光胜地。这是历史赋予阿尔卑斯的神圣使命,是阿尔卑斯责无旁贷的历史选择。阿尔卑斯圣洁的山体,户外天堂的澎湃激情,优美秀丽的名胜风光,给作者无限诗情画意的想像:历史吉日,阿尔卑斯横空而驻。
该文本写作,立足于阿尔卑斯的大概念地域,基于阿尔卑斯的神圣天命,让千百年来阿尔卑斯滋养的土地,展现光芒璀璨的文人风采,和富饶幸福的美满生活;我们相信历史赋予阿尔卑斯户外天堂的神圣使命,和阿尔卑斯责无旁贷的历史担当;讲述阿尔卑斯的神话故事,给人们童话似的甜蜜;那些风光无限的山中村庄,那些如星子撒落的溪流湖泊,那冰川那雪峰,那爬山越岭的齿轨火车,那交口称赞的名胜风景,如星辰遗落于斯;阿尔卑斯的鹰们,那滑翔伞那热气球,那北壁的攀爬者那绝顶的登山汉,俨然阿尔卑斯悠然的蓝色咏叹;户外骑行和徒步是阿尔卑斯最为广泛的户外运动形式,它和冬季漫山遍野的滑雪者构成阿尔卑斯户外天堂的运动主题。因而,阿尔卑斯风情独特的小木屋,就成为了人们栖息休养的浪漫之所。
这样的文本结构,不是凭空想象的造作,也不是苦心思索的主观建构,而是诗人依据敏锐感觉,以自然为蓝本,以激情为动力,凭美好的感觉自然而然地构结而成。笔者在《城廓上空的缠绵》后记中写道:“自然流露的秩序,是新奇的,是最有生命力的。诗的结构尽在自然中,不要刀斧凿痕。这种自然是山水的自然,是心灵情感的自然。意识告诉我们,顺着自然,就是感觉。”这也是本诗集的文本结构之规。
好喜欢诗中的场景感和现实感。诗歌文本源自于大自然的诗性化的真实描绘,是人文精神与自然风光的奇妙吟咏。无论是人文风采还是恩赐食物,是神话童声还是户外运动,都能感受到现场的氛围,呼吸的气息。这样的场景感的诗情具有心灵的穿透力,富有身临其境和热望向往的现实感诱惑,应该是较好地完成了一般经验的创作处理。《历史吉日,阿尔卑斯横空而驻》是一篇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文人精神,直面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雅兴之作。
希望以后的诗文,是心跳的激愤,亦或忧郁的沉思,或许屏住呼吸来抚摸灵魂。诗,在生活中沉淀,在生活中升华,这需要“静”。人说,“宁静致远”,即使不能“致远”,也可有时间来清洗一下眼睛,养养神,然后,再去“经历”,再去观察,再去读“万里路”的书,给下一部诗集的写作,积蓄创作动力和新奇的思考,以便给读者创作更为灵动的诗篇。
(蒂衬真真 2023年2月于华南理工大学 华园北湖;修改于2023年8月)
(作者:蒂衬真真2023-12-09发于现代诗歌网)
点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