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扛着摄像机走进大山的诗人》——读“天南地北红林人”中关山月的诗《林之殇》
文/韩国庆
一位诗人,曾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写完一首诗,请不要急于发表,先放置一边儿,隔段时间拿出来看看,如果被自己的诗感动了,再放置一边儿……这样反复三次,你若始终被你的诗感动着,那么就请投稿吧!诗就一定能够发表,也一定能够感动那些编辑和读者们。如果自己的诗连自己都感动不了,是不可能感动别人的。
这是已故诗人、中国林业作协、吉林作协会员、省红石林业局《红林报》总编、16岁就因写诗被打成右派的森林诗人揣家诚老师的话。
在那些寄稿年代,我曾多次做过尝试,此话也得到了多次验证,每一首多次感动过自己的诗,都能见诸报端,否则,就会遭遇退稿。
近读关山月的诗(“天南地北红林人”中的《林之殇》),我始终被这首诗感动着、震撼着,不妨再次拿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
《林之殇》//诗/关山月//抱住泥石的手臂不见了/兜住雨水的衣襟不见了//一块块补丁/被缝在皮肤上/前胸有/后背有/大腿上也有//阳光下/有苞米黄豆/在低高不平的田垄上/打出一排排Ⅴ字//自从山角下的房屋/时不时地被以前的小溪/现在的小河/冲刷几遍之后//伐木工醉酒后/总会胡言乱语/说山上/有人在哭//
这首诗不超过20行,看似平铺直叙,但跳跃性极大。
开篇两句,他是先把镜头聚焦在大山上,定格在一片浩瀚的林莽,从下至上,去浏览那些高大而华丽的树木……然后,再把镜头摇向荒山秃岭,放大,特写,定格,让完美裸出残缺,残酷的残缺,悲惨的残缺。
诗人是在用对比形成反差,抓住“手臂”“衣襟”两个意象,以拟人的手法单刀直入,让缺憾顿生,让凄凉凸现,让人们在惊愕中,心生惋惜和阵痛。
“抱住泥石的手臂不见了
兜住雨水的衣襟不见了……”
诗人把树和森林写残疾了,把大山写裸体了。“手臂”不见了,“衣襟”不见了。镜头里出现了死一般的沉寂和苍凉。
这节不难解释,是诗人用心灵和眼睛在寻觅,在体感,是在选题上的一次“抓睛”,然后,他把镜头从浩瀚的森林快速掠过,聚焦在一座座荒山秃岭上,可见一棵棵大树被伐光了,绿色的植被绝根了,他把一个残疾、裸露的场景暴露在镜头之中,定格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树桩如墓碑,一个个树坑如坟穴。
当然,这里的“手臂”,就是指树的枝和根,这里的“衣襟”就是指大山的植被。
诗人在开篇,物化了一棵棵大树和一片片森林,有血有肉,从第一现场一个个健美的身躯和一片片蓊郁的景象开始,切换到第二现场荒山秃岭,从一片生机切换到一场罪恶,让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让诗有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至此,诗人重启第二节。
第二节,诗人用镜头跟进,然后横推,抓拍,引出取代森林、树木这些鲜活立体生命的是“一块块补丁”。从此,森林一片破碎,满目苍痍,伤痕累累。
“一块块补丁
被缝在皮肤上
胸前有,背后有
大腿上也有……”
补丁,原指衣服上的补漏,这里引申为一块块农田,农田占据了森林,取代了森林,像一块块“补丁”,罩在大山的每一个角落。
诗人用一块块补丁,十分贴切而又形象,让镜头前赫然出现一个衣衫褴褛、千疮百孔的立体。而这些“补丁”,诗人并没有停留在只是意象的表达,而是层层递进,把“补丁”升华到一定高度。
本来是补在大山上的“补丁”,诗人却没按常理出牌,他用诗的联想和跳跃,把“补丁”嫁接到了诗人的自己身上和所有读者的皮肤上。也就是说,诗人没有把“补丁”单纯缝补在大山,还有肌肤。
此刻,诗人已经把大山、森林和自己融为一体,也和读者融为了一体,这些“补丁”让诗人感到了痛,让读者感到了痛,同时,还让自己和读者不单感到痛,甚至还看到了流血……
这节,诗人把作者、读者和所有热爱大森林、大自然的人们一同写进了诗里,写出了痛感,这种痛是看一眼就有的痛,是来自诗人内心的痛,且痛心疾首。
诗到这里,便有了高度,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血淋淋的鲜红。
那么,痛在哪里?诗力在第三节开始彰显。
诗人在诗的第三节,直接在阳光下,在朗朗乾坤中,用镜头再一次从大山横推而过,实现了摇拍。
摇拍中,诗人直接提出了一个困扰以往、当下乃至未来最尖锐的问题——林农关系问题。
我们的生活需要粮食(农田),我们的生活也需要环境(森林),二者都需要土地,粮食和森林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保障,这对儿矛盾,始终在困扰着我们,多年来始终没能得到彻底解决。然而在这对儿矛盾中,谁是胜利者呢?是农田,农田在阳光下取得了明晃晃的胜利。
诗中这段,提出问题,尤为尖锐。
“阳光下,有苞米黄豆
在高低不平的田垄上
打出了一排排v字……”
近些年来,林农矛盾不断升级,破解这一矛盾,目前的解决方法往往是:环境被破坏了,立刻抓环境;粮食紧缺了,立刻抓粮食。而在粮食和环境的解决中,农田总是胜利者。森林在向远方退去,日渐消失;而农田正在壮大,日渐广阔。即使有了“停更还林”“退耕还林”,收效也是微乎其微。
这节,诗人用了“打出的一排排v字”(这是胜利的标志),在宣告农田的胜利。谁是胜利者?农田,谁倒下了?森林。诗人采用了摇拍,镜头一次次叠加,展现出一幅幅画面……
森林,被蚕食、鲸吞,一块块“补丁”在大山落定。
诗到这节,有了深度。
诗,只有画面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意象也是远远不够的。在诗人推拉、特写、航飞和摇拍的过程中,诗人又加进了插播和话外音。话外音与插播一同介入,用同期声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近几年来接连发生的故事。
故事的画面是美丽的家园和一条小溪(请注意这种变化),他用小溪的变化这一载体,告诉人们,一些危机正在向我们靠近……
诗到这里,便有了厚度,也抵近了诗的高潮。
第四节,诗人把镜头探向山脚下的房屋和一条小河(我相信这不是虚构),进行了回放……
回放这条小河当年是一条小溪,一条涓涓的小溪,美丽的小溪。请注意,那时的小溪还不是河,后来变成了河,一条比小溪大很多、宽很多的河。
这是一个佐证,是破坏森林造成的严重后果。
“自从山脚下的房屋
时不时地被以前的小溪
现在的小河
冲刷几遍之后……”
写到这里,我要键停一下,房屋不难理解,是指我们的家园,毫无疑问。“冲刷几遍之后”是描写经历过几次洪水袭击。而诗人为何要把以前的小溪叫成现在的小河?这是一个转折,更是一场突变(这场突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诗人写到这里,埋下一个伏笔,是在暗示森林被砍光了,没有森林涵养水份了,洪水就会泛滥成灾,昨天的小溪就会变成今天的小河,就会危及到我们的家园和生命财产的安全。小溪既然能成为小河,那么小河也可能变成江,变成湖,变成海,那时我们的家园也就不复存在了。
诗写到这里,潜藏着告诫和警示,他是在提醒人们,毁林开荒的严重后果;也是在告诫和警示人们,这种变化已经开始,当年的小溪已经成河,那么再发展下去会是怎样的后果呐?是不是人类在自掘坟墓?自食其果?不言而喻。
诗力,在这节开始爆发。
一首好诗,难能可贵的是有一个好的选题,诗人把选题和立意定调在一个关乎呼吸和关乎温饱的问题上,诗就离我们近了,这是一个涉及到我们切身利益、生存和生命的选题,也是目前一个无法回避问题,诗就自然有了广度和深度。
诗有了高度、深度、厚度和广度,就自然有了力度,就可以独立成章。但是,诗人并没有停止在表面的发力,而是向更深处开掘,这就是诗的结尾。
诗尾,是这首诗的高潮。我感觉这首诗的结尾最为精彩,不失神来之笔。
诗尾,诗人关山月在镜头里附加了一个故事,增添了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就如拍摄中的蒙太奇镜头,让诗有了互动效应,拓展了诗的内涵和外延,进而引发了强烈的共鸣。
诗的结尾,诗人把镜头再次切换到另一个场面,一个看似毫不相关的场面——一群伐木人围坐在大山上,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酒喝多了,激情勃发,在争吵中“胡言乱语”……
这场画面看似与主题毫不相干,但却意在诗外。
“伐木工醉酒后
总会胡言乱语
说山上
有人在哭”
听是“胡言乱语”,实是弦外之音,而这里的“说山上有人在哭”,能引发出众多联想……
我认为这里的“哭”有三种解释,也可以说我听到了三种哭声:一是指洪水,是指洪水咆哮而来的声音;
二是淹没在洪水中的人,是人的哭声,这哭声是悔恨;
三是伐木工自己的哭声,是在自责;
也许还有其它哭声掺杂其中……
诗人笔下的“哭”是多主题的,读者可根据自己不同的心情引发出不同的理解和联想,这类多主题的诗歌,是早在八十年代兴起的朦胧派特色之一,是通过不确定性或模糊立意的技巧,引发想象驰骋,让诗具有多主题和多功能的效应。
一个“哭”字,特别是那些粗犷的伐木汉子的“哭”,让诗直抵高潮,跌宕起伏,余音荡荡。
诗到这里,便有了深刻和内涵。
由此可见,尾节,是这首诗的“诗眼”,它道出一个真谛:没有人类,森林可以生存;没有森林,人类无法生存。这是人类的生存法则,同时,也给人类划出了底线。违背这个法则,冲破这个底线,人类就会自食其果,就会悔之晚矣!
《林之殇》这首诗,诗人经过巧妙的构思和身临其境的抓拍,给人们带来了刻骨之痛和苍凉凄美;通过叠加的回放和插播的故事,给人们带来了惋惜之恨和悲壮之烈。目前,农田的大面积开垦,已经造成了森林大面积消失,由于森林大面积消失所引发的雾霾、洪水、滑坡、地陷、水污染、泥石流、大气污染、动植物消失等等危害,连年不断,这就是后果,这就是难以避免的后果。而诗里提到的小溪变成小河,这只是最初的后果,在这个后果的背后,可以说我们已经听到了哭声,哭声并不遥远,这哭声就是人类自己将自己缔造的美和远古的家,正在一步步摧毁。而近几年,尤其是今年,南北温度的冷热转化,大洋两岸的冷热转化,又让我们在经历中感到震惊。
呼吸和温饱,是生存和生命的两大前提,是诗人关山月要表达的“内核”。他的独特表达,让诗有了别具一格和不同凡响。
我始终认为,诗,除了技巧之外,诗还要有诗境、有故事、有内涵、有外延,还要有“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想关山月在这首诗中,做到了完美统一。
当然,诗的写法有很多,无论何种写法,观察十分重要。往往通过观察,会在脑海中产生难忘的画面,会有写作的冲动和欲望,最后沉淀成文字。可见,观察的细腻与否,关乎到诗的成败,森林诗人揣家诚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有时写什么东西,你可能要比内行还要内行”。
观察是发现诗的最初源泉,关山月的这首诗,视觉独特,观察细腻,是一次原发的、撞击心灵的体感和宣泄。而这种原发,无任何杂染,也无任何临摹的影子,是自然的流淌,只有这种自然的流淌,诗,才有光芒。
也正因如此,所以我说诗人关山月是扛着相机走进大山和大森林的,用他自己独特的视角,聚焦、记录、放大、拍摄、剪辑,制作出一幅幅精美的画面,精炼成一段段感人的诗行,看后让人直呼过瘾。
诗是小载体大容量,是文学中的“匕首”。然而,我更喜欢这首诗的揭示性,它毫不留情地揭示了林农之间的矛盾,且直面矛盾,绝不回避忍隐。
林业和农业是生存、生命两根赖以生存的链条,是无法回避的两个命题。关山月的这首《林之殇》,写出了森林的破败,其用意是想通过这首诗,提示一些政策的制定者,尽快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法,这就是这首诗的灵魂所在,也是诗歌永恒的生命力所在。我们都不喜欢那些不痛不痒、无病呻吟的诗。
当然,这首诗也有它的小小瑕疵,比如“大腿上也有”,这个意象捕捉得有些生硬(我只是指意象),不妨删去,删掉后只能提升,因为诗是语言的精华。还有“时不时地”,此处的结构助词“地”多余,也可删去,“地”涉及到结构助词的运用。
法国著名诗人瓦莱里曾经说过:“凡是真正的诗人,必定是第一流的批评家”。诗人,始终是站在时代前沿的呐喊者、揭露者和批判者,是文学的先锋。诗是在熟眼看不到的地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大喝一声让人警醒,所以诗人要具有哲人的智慧,一位好的诗人,要具有哲人的慧眼、慧脑和慧根。
写大山、大森林、大自然,关山月采用了推拉、摇臂、特写、航拍、插播、画外音和蒙太奇等等方式,为我们展现出一个枯黄的、残缺的立体,这个立体虽然悲哀、凄惨、甚至可怜,但我相信,有朝一日,它定能焕发出无限的生机。
一首好诗,作品本身是会说话的。一首好诗是要有哲人的智慧和文人的风骨的,这两点在关山月这首《林之殇》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当然,这是我对关山月这首诗的粗浅认识和部分解读,因为我也当过伐木工人,酒后也会象关山月诗中所写的那样“胡言乱语”。
首先声明我不是诗评家,只是就诗论诗谈一些自己的感受,纯属个见,全当酒后一嗨。
2021年7月16日竣稿于吉林市阿麦客
(作者系中国散文诗协、中国林业作协、吉林作协会员;“中国诗海八仙”之一“铁拐李”;电视剧《静静的白桦林》制片主任、民俗顾问;《林莽风情》作者;全国网络诗歌大赛、第二届金鸽诗歌奖大赛、中国抗疫诗歌大赛获奖者;第二届中国旅游电视艺术周、吉林市第五届松花湖文艺奖电视专题片获奖者;“仓央嘉措梵音海国际诗人大赛”优秀诗人和形象大使;曾两次被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收录《中国地方艺术人才年鉴》)
现代诗歌网稿酬及版权声明:
现代诗歌网为原创现代诗歌交流平台,尊重原创作者之一切合法权益,欢迎分享,但如欲转载至其他网站、公众号或使用本站发表之原创作品,必须征得原作者许可。
A、投稿者请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下方有现代诗歌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发布于现代诗歌网的诗歌稿酬以打赏为主,优质原创诗歌将发布于微信公众号,有打赏者有稿酬。
B、作品发出一周以后,结算稿酬。
B、稿酬分配比例提高到四六:平台百分之四十,作者百分之六十。
D、当发表作品涉及二个以上作者时,稿酬分配按平台留百分之四十,作者按篇数平分余下的百分之六十。
投稿邮箱
xdshicom@163.com
欢迎投稿:我们尊重每一首原创诗歌,深信所有字符经过心灵打磨后都饱含深情。长期征稿,所有投稿作品均将发布于相关平台。欢迎赐稿!收稿微信号(长按复制):aaaaaliutao
关于网站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投稿须知 Copyright © 2019-2022 现代诗歌网 www.xdshi.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9006454号 Power by DedeCms